编者按:左心耳封堵(LAAC)为心房颤动(AF)并发症治疗提供新选择,但封堵器相关血栓(DRT)的发生使人们对LAAC预防血栓还是导致血栓产生疑虑。CHC 2018大会上,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玉顺教授从房间隔缺损(ASD)相关DRT为切入点就如何认识和预防LAAC相关DRT发表专题报告。
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张玉顺教授
如何认识DRT
张玉顺教授介绍,AF患者行LAAC治疗后确实会发生DRT,那么,LAAC到底是防治血栓还是导致血栓?但实际上,大家无需对这种现象进行过度解读,因为并非只有左心耳封堵会发生DRT,房间隔缺损等其他装置也可导致DRT。有现实病例显示,患者同时植入ASD封堵器和左心耳封堵器,仅前者表面出现附壁血栓,而后者却表面光滑、未见血栓形成。因此,对于DRT我们更多需要深思的是如何减少其发生。
ASD介入相关血栓发生率约为1.2%,其发生率与具体选择的器械(即不同种类封堵器血栓形成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)、出院抗凝治疗情况等有关。ASD相关的DRT根据发生时间可分为急性、亚急性、晚期和极晚期几大类,但多发生于术后较短时间,并可复发。就其原因,封堵器内皮化不全是ASD相关DRT的主要原因。封堵器太大、心脏结构变化(如瓣膜病、心脏变大)均是导致封堵器内皮化延迟的原因。从ASD相关DRT的预防经验来看,要预防DRT的发生,术后常规抗凝治疗非常必要。
怎样预防左心耳封堵器相关DRT
关于左心耳封堵器相关DRT的预防,封堵器的更新和封堵部位选择非常重要。有研究发现,DRT发生与封堵器植入部位具有相关性,植入位置较深时容易出现残余。此外,抗凝治疗的规范化也非常重要。
有必要积极识别高危人群(如左心房内径扩大、既往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病史、持续性心房颤动、射血分数较低及血管性疾病患者),然后针对这些高危人群进行积极抗凝治疗。未来,相信,随器械的不断改进、手术操作越来越简单,左心耳封堵治疗的DRT发生率越来越低,越来越容易被患者所接受。